普法先进风采
    普法先进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先进风采
    孙汉才:扎根基层守初心
    发布时间:2019-10-23 浏览次数:
     
     

    今年59岁的孙汉才还有不到8个月的时间就要从江阴市月城镇司法所光荣退休,而在此之前,他已经扎根基层司法一线32年,行迹遍布全镇的角角落落,所在司法所先后被省司法厅、无锡市司法局评为优秀司法所、规范化司法所、五星级司法所,并授予个人二等功一次, 2016年获评“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8年荣获江苏省司法厅从业从警30周年荣誉证章,2019年被评为江苏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初心,在首次调解中确立

    1982年11月,孙汉才从部队光荣退伍,1983年1月被组织安排在月城派出所工作。由于工作表现好,1987年8月,组织找他谈话,决定将他调整到司法所工作。“老实讲,在当时对于一个退伍兵来讲,安排在派出所工作我很满足,加上年轻,整天骑着摩托车巡逻,感到挺威武,去司法所工作一点吸引力也没有。”孙汉才对记者道出了初衷。

    凭着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的意识,孙汉才依然愉悦地走上了司法所的岗位。

    到司法所没多久,孙汉才就遇到了他人生首例调解案例,一对夫妇的婚姻纠纷问题。“这个纠纷主要是女方有了外遇,影响了正常的婚姻。我当时还很年轻,对于婚姻问题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特别是女方一些不堪入耳的言辞让我当时感到有些害羞,不知如何应对。” 孙汉才对记者笑说道。经过司法所3次介入调解,夫妻双方最终得到了互让互谅,圆满解决了这起婚姻矛盾。在谈到首例调解案例的感受时,孙汉才告诉记者:“通过这起婚姻纠纷的调解,使我清醒地认识到司法所工作的使命与责任,加上全国‘一五’普法的全面实施,感到提高全民法律素养、增强全民守法意识、促进家庭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更是我们基层司法一线人员的重要职责与担当,岗位虽然没有在派出所风光,但为民服务的意义同样伟大。”就这样,守着“为民服务的意义同样伟大”这颗初心,孙汉才在月城镇司法所一守就是32年。

    创新,在业精于勤中发展

    为了让自己尽快从工作的门外汉成为基层一线的行家里手,孙汉才发扬在部队练就的不怕苦、不怕累、善攻关、打胜仗的精神,刻苦专研业务技能,大力提升服务本领。

    2006年,由6个自然村合并的双泾村因人口急增和历史遗留问题因素叠加,让村治保主任兼任的调解员分身乏术。驻村化解矛盾的孙汉才建议由村委出资聘请4名社会工作经验丰富的退休老干部组成“专职调解员”队伍,曾经当过治保主任、大队书记、社保所长等职务的4名老干部正式“上岗”,在1年内调处该村纠纷200余起,且实现零上访。2008年,由孙汉才首创的人民调解“双泾模式”被省司法厅向全省推广,并为后来设立专职人民调解员积累了经验,探寻了路径。2012年,为有效解决月城镇与接壤的常州市横山桥镇群众间的纠纷调处难、调解后执行难这一顽疾,勇于创新的孙汉才又有了新动作,他牵头建立跨地区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组建“接边地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先后调处纠纷300余起,极大彰显了司法惠民情怀。为方便给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排忧解难,孙汉才开启了“调解大篷车”,百姓有需要,群众有纠纷,只需一个电话,他就会带领司法所工作人员来到田间地头,去到村头巷尾,现场协调解决各类问题。

    在拆迁安置过程中,他带领司法所工作人员,用了近1年时间挨家挨户发资料、答疑惑、讲政策、做宣传,保障了我市“十二五”规划“两路一河” 重点工程约2000余户拆迁任务圆满完成;为让法治宣传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结合“小戏之乡”美誉,孙汉才联合水韵月城锡剧团精心编排的《依理归理》、《讨工钱》等30多部法治小戏,累计下乡演出50余场,受教育人数达2.5万余人次,成功将普法教育、社区矫正等司法行政工作有机融入戏曲节目,让法治宣传做到寓教于乐。

    情感,在法理交融中升华

    孙汉才为人重情义,为群众调解纠纷时更是竭尽全力,始终将情、理、法贯穿于调处全过程。熟悉孙汉才的人都知道,他患有很严重的痛风病,但是这么多年来,只要有需要,任何时间都是工作时间,不管身体病痛、不管风雨雷电,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平息当事人的“火”气。32年来,他先后接待来访群众3万余人次,办结各类来信来访事项5千余件,老百姓个个信服,都称他为“免费的法官,专业的娘舅”。

    孙汉才告诉记者:“在基层工作30多年,最困难、最纠结、最伤感的还是处理伤亡纠纷,不仅要兼顾家属的情绪,对相关法律也要充分熟悉,同时还要了解民风民俗,有时火化顺序也可能激发矛盾,只能抓阄来决定。30多年来,我参与的死亡调处案例就有近400人(次)左右,很多人都给我下跪,当时心里真的有点受不了。”

    司法所专职调解员须兆丰告诉记者:“今年7月,月城司法所来了3位特殊的访客,爷爷奶奶带着6岁的孙子专程来看望、答谢孙汉才老所长,感谢孙所长保全了他们的家,给家中留了后”。

    “生平第一次公休假就接到了一个大任务,只能带着妻子的理解与安慰,当天晚上7点出发,凌晨1点到达安徽事发地,第一天基本没睡,第二天睡了两小时,经过四天三夜不眠不休地协调,终于让所有当事人达成初步共识,换来死者的入土为安。”回想起2013年的那场事故,孙汉才至今难忘,本镇某外企员工在旅游返程途中遭遇事故,导致3死3伤。这其中,有一名遇难的本地小伙即将结婚,未婚妻已身怀有孕。为争取应得的后续赔偿,他从调解、诉讼一审、诉讼二审,从企业、政府、法院,始终陪着这群悲痛的家属,奔走在安徽、江阴、无锡等各地,一起长达一年之久的重大交通事故纠纷终于得到彻底圆满解决。

    在问及特殊访客的事情时,孙汉才感慨道:“时隔6年,当年遇难小伙的遗腹子已成6岁男童,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此次专程来看我,我既心痛,又欣慰。其实当年女方父母并不同意将小孩生出来,也是反复做了大量工作,讲明其中利弊,最终说服女方父母,使小孩顺利出生。这对于遇难小伙父母来讲,也是一种安慰,传下了他们家的根。”

    调解是门艺术,在孙汉才看来,没有调不了的纠纷,没有一辈子的冤家。2012年2月,在月城镇的拆迁工作中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陈大爷夫妇膝下有三个儿子,为了拆迁能多得利,三兄弟你争我夺,妯娌间成天恶言相向,在老人赡养上提出谁好处多就谁养的荒唐话,把老人像皮球一般踢来踢去。本是其乐融融的一个大家庭,拆迁却拆出了人性丑恶。无奈的陈大爷夫妇找到了司法所长孙汉才。孙汉才把三兄弟请到司法所,首先对他们未尽到赡养义务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并从法律的角度分析,让三兄弟清楚房产的权属。在孙汉才的劝说与教育下,由老三妥善安排父母的居住问题,三兄弟每月给父母支付赡养费100元直至父母百年,平时的医药费用都由他们共同承担,并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老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因盗窃进入社区矫正的李某告诉记者:“我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家中仅有年迈的祖母,靠绕线为生。孙所长为了能让我顺利回归社会,他用自己的工资买了一床棉被和电饭锅,在年关时送到我家,并多方协调帮我找工作。我的邻居为此曾指责过孙所长,说他败坏社会风气,助长不良之风,但他却耐心地向邻居做好解释工作,并号召我的邻居们一同帮助我回归正途。如今,我创业有成,有了自己的文教公司。可以说,没有孙所长,就没有我的新生。”

    2016年5月,到龄退职的孙汉才又有了新职务——月城娘舅调解工作室主任兼首席调解员。其工作室照旧热闹,已成功调处“疑难杂症”28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32年来,孙汉才以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坚守了一个服务水韵月城百姓的初心。孙汉才记得,32年前,因组织需要,自己从派出所岗位踏上了司法工作岗位,当时还舍不得一身警服,觉得司法工作有些“婆婆妈妈”,“现在是真心喜欢上了司法工作,不管退休不退休,只要大家喊我一声‘娘舅’,我就做一辈子的‘娘舅’,把司法惠民事业坚持到底!” (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