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课堂 > 法律解读
失业后哪些情形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
发布时间:2019-07-19 浏览次数:
 
 

经常接到劳动者咨询:“我被公司辞退了,可以领失业保险金吗?我和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我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吗?我提出与单位解除合同,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吗?”律师提醒:失业保险金必须依法领取!

失业保险金,是指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支付给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用,是对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失去工资收入的一种临时补偿。

【以下情形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

1、未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的,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

2、劳动者所在单位和本人未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

3、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

4、失业后没有进行失业登记,没有求职要求,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

【案例回放】

小丽是一家公司的职工,公司为她办理过两年的失业保险。半年前,因公司发生经营困难,出现入不敷出,连续四个月没有发放工资。小丽迫于生计,不得不决心辞职另找单位。

不料,事后却始终无法找到合适工作,并导致一直失业至今。尽管小丽已经办理失业登记,但有关部门面对小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请求,却以属于自己辞职导致失业,不符合领取条件为由拒绝。这样的拒绝理由正不正确?

小丽主动辞职,实质是由于公司拖欠了她的四个月工资,迫于生计而为之。如果公司能够按时发放工资,使其生活得到保障,小丽自然不会提出选择辞职,即小丽的辞职属于“非因本人意愿”,属于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范围。

【律师支招】

1、劳动者应当要求用人单位依法为自己办理社会保险手续;

2、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必须是属于“非本人意愿”;

3、失业后要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4、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要保留好与此相关的各类证据,以便维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