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读 |
|
“女友和母亲同时落水,先救谁?”这个问题简直就是男生的噩梦。如果有个难题排行榜,它有望冲击前三。这道题的始作俑者胆敢暴露身份的话,恐怕要成为男性公敌。“民间”高手提供了千奇百怪的答案,戏谑成分居多。似乎从未有人想过,从法律角度看,这道题是有标准答案的。2015年的国家司法考试题中,有一道选择题,涉及如果女朋友和母亲同时被困火海,应该先救谁。
司法部在随后公布的答案中指出,“甲在火灾之际,能救出母亲,但为救出女友而未救出母亲。如无排除犯罪的事由,甲构成不作为犯罪”为正解。此答案一经发出,在网络上就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其中不乏质疑的声音。有质疑者认为,生命权是平等的,无论先救女友还是先救母亲,甲的行为都不构成不作为犯罪。但这种看法,混淆了法律判断与道德评判。
对于不作为犯罪的定义目前尚存争议,相对来说接受较广的定义是:“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简单概括不作为犯罪,就是“应为、能为而不为”,指行为人不仅负有法律规范与法律秩序要求的义务,而且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义务。比如遗弃罪。同时,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对近亲属有救助义务,也即甲对母亲负有基于法律规范产生的救助义务,而对女友则无该特定救助义务。甲“能救出母亲”,说明其作为负有保护义务的人,具有履行义务的可能性,“但为救出女友而未救出母亲”,说明甲选择了不履行义务,他的行为显然构成不作为犯罪。再加上题目中已说明“无排除犯罪的事由”,意即无正当化事由可以使甲免责,更加确定了其罪责。至于甲救女友的行为,则应该单独评价。
因此,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女友与母亲同时遇险,在可以救出母亲的情况下母亲优先,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