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指导 |
|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和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全面落实“七五”普法规划,着力抓好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学法用法,着力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着力提升法治文化建设和基层民主法治创建,构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互动贯通新格局,健全精准有效的法治宣传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满意度,为继续当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领跑者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强富美高”新江阴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法治宣传工作
1.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会议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宣传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组织普法讲师团开展系列宣讲。
2.加强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加大对《党章》的宣传力度,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七一”前后,集中开展党内法规专题辅导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3.聚焦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开展专项法治宣传。围绕服务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深入开展“认清骗局本质、抵制高息诱惑”主题活动,营造防范打击非法集资舆论氛围。围绕服务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推进家庭法律顾问和法律扶贫微信群建设,为贫困群众提供线上线下的法治宣传服务。围绕服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德法涵养文明•共建绿色生活”主题活动,加强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深入推进绿色企业、绿色村居、绿色出行、绿色校园建设,让环境保护理念和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4.聚焦服务和保障民生开展主题法治宣传。紧扣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就业医疗等法律法规,分时段明确宣传重点,分对象优化宣传形式,提升法治宣传的针对性有效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法治宣传在震慑和预防犯罪、增强全民守法意识方面的作用。结合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加强《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依法维权能力。深入开展“法律进民企”精准普法活动,推动建立民营企业“法治体检”长效机制,积极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法治环境。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法治宣传主题活动。
5.继续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全面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举办宪法报告会,开展宪法学习培训,组织宪法法律考试。继续推动宪法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探索开展宪法进宾馆、进影院活动,扩大宪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组织开展2019年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讲准宪法内容,讲透宪法精神,讲活宪法要义,推动“国家宪法日”成为全体公民学习宣传贯彻宪法的重要节日。抓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契机,广泛宣传法治江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阴法治建设的成就。
三、着力抓好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学法用法
6.强化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全面贯彻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司法局、人社局《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加强领导干部宪法法律知识学习培训,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常态化、系统化、制度化。认真落实《江阴市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细则》,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评机制,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法纳入法治江阴建设年度考评内容,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7.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扎实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系列活动,重点在中小学开展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法治夏令营、法治成人礼等活动,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国家宪法日等时机举办“宪法进校园”集中宣讲。统筹各方资源,丰富法治教育内容,依托市法宣中心平台打造青少年德法活动中心。加强普法导师和法治副校长队伍培训,开展德法教育优秀课件评比,培塑各具特色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品牌。
四、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8.强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全面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筹备召开“谁立法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完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结合机构改革职能变化,重新编制发布单位普法责任清单,实现普法责任对全市党政机关的广泛覆盖,加快普法责任制管理软件的研发和推广。
9.推动执法过程中的实时普法。建立便捷有效的工作联系机制,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强化普法与执法的融合力度,在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过程中,继续推动说理式执法,策划开展司法、执法典型案例解读宣传活动。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健全行政裁决制度加强行政裁决工作的意见》要求,落实行政裁决工作普法责任制。
10.完善以案释法制度。征集遴选典型案例,组织开展年度“十大法治典型案例”评选、发布和推广活动。充分运用报、网、端、微、屏,定期解读典型案例,把热点案(事)件依法处理的过程变成全民普法公开课,形成以案普法品牌。
五、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11.深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创新运行全市法治宣传教育中心,统筹“市级场馆、镇街中心、村居站点”资源,推进宪法宣传载体升级工程,推动各镇(街道)利用现有的法治文化阵地设立宪法宣传场馆或宪法宣传专区。继续推进具有江阴特色的文化线路和文创产品开发,增强法治文化阵地的互动性、实践性,打造法治文化新品牌,争取新增无锡市级法治文化示范点不少于3个。
12.实施法治文化精品创作工程。继续发挥法治文化研究会作用,注重法治文化与本地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围绕群众对法治文化的不同需求,确定创作主题,分业、分类、分众推动创作不少于4部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法治文化作品。组织参加以“弘扬法治精神 礼赞我的祖国”为主题的全国第三届“我与宪法”优秀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以及司法部首次“司法行政十大原创金曲献祖国”歌曲征集活动,唱好法治声音。
13.创新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法治文化阵地广泛开展覆盖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创新法治文化活动形式,继续开展法治文艺、普法骑行、徒步、快闪、法治歌谣等有时代特色的普法活动,推动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和青少年普法志愿者活动蓬勃发展。
六、扎实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14.扎实抓好基层单位依法治理工作。联合相关单位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和“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开展树立守法诚信企业家、标杆企业等活动,推动基层单位不断丰富创建内容和形式,增强创建实效。
15.持续深化民主法治创建。修订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标准,强化动态考核,进一步增强基层民主法治创建的引领性、示范性。着眼服务乡村振兴,结合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筹备召开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现场会,推进崇德尚法新型村(社区)建设,推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
七、创新创优增强法治宣传生机活力
16.打造智慧普法平台。总结推广无锡智慧普法做法,整合江阴普法平台、普法微信及移动客户端等,挖掘整理各类法律服务平台大数据,主动融入12348江阴法网,及时智能匹配响应各类法律需求,在线供给个性化、定制化的普法产品,推送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清单,形成“全方位”“一站式”“智能化”的网络普法新模式。
17.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强化各类普法社会组织的孵化扶持和规范管理,依托法宣中心提供业务培训、项目策划、资源对接等服务,并适时开展对普法社会组织的综合绩效评价,促进其良性发展、发挥功效。积极组织各社会组织参加全省法治文化产品公益创投活动,增强普法社会组织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八、全面加强工作指导督查,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8.认真落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各项决策部署和年度工作安排,完成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加强协调,形成合力。
19.加强各级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建设,进一步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制。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自身建设,加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
20.按照上级工作部署,抓好年度普法重点工作和主题活动的绩效评价,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落实好全国普法办《全国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考核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市委宣传部、市法宣办、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