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信息 > 普法快讯
江阴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让群众遇法“不用烦”
发布时间:2018-01-17 浏览次数:
 
 

“有了这个APP,以后在打工中遇到什么法律问题,就再也不用烦了。”1月12日下午,在江阴市法尔胜泓昇集团公司,在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邹雅芳的指导下,打工者小王一边在手机上下载安装江阴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APP,一边开心地对记者说。

当天,江阴市在全省县(市、区)中率先上线运行包括PC版、手机版和微信版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面开启公共法律服务转型升级、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征程。

着眼群众需求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目前江阴市拥有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所等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共53家,登记执业的律师、法律工作者、公证员、司法鉴定员等400余人。就数量而言,与全省其他各县(市区)相比,绝对是只多不少。但问题在于资源相对分散,百姓在遇到涉法事务时,往往不知道该到哪里去,以及该找谁办和怎么办。

江阴市司法局长章见良告诉记者: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他们早在2008年就开始着手探索矛盾调处、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相互衔接、彼此补充的法律服务新途径,组建起全省首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了“一个大门进来,多个窗口服务,一站式解决问题”;在全市17个镇(街)全面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功打造“镇(街)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243个村(社区)全部建成运行规范、服务高效的村居司法行政服务站,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加强法律援助站点、律师公益法律服务站、公证联系点建设,在民工聚集地、医院、总工会等地普遍设立法律援助站、“流动法律诊所”,积极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网络平台  让法律服务与百姓“零距离”

近年来,为进一步拓宽群众获取法律服务的渠道,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江阴市司法局积极谋划、大胆创新,围绕“普惠、精准、便捷、可选”等新要求,探索打造全面性、简洁性、权威性、多元性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网络平台包括PC(电脑)版、APP(手机)版和微信版,内容涵盖了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司法行政工作的各个方面。记者随手在手机微信中打开“法润暨阳”公众号,看到了一个新增加的“微法务”栏目,点击打开后,最上面醒目地排列着“我要咨询”“我要调解”“我要援助”“我要鉴定”“我要请律师”“我要查信用”及“法务地图”等子栏目,不仅有具体的法律服务工作介绍,包括全市正式登记执业的400余名律师、法律工作者、公证员、司法鉴定员的基本信息、专业特长、信用信息等,进行在线互动问答。其中“法务地图”还可以具体查找相关法律服务机构的地理位置,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切实满足了广大群众足不出户、网上定制法律服务的需求,有效解决了公共法律服务碎片化问题,弥补了实体平台点少分散、上班有人下班关门等不足,真正实现了法律服务“零距离”。

省司法厅副厅长王君悦在深入香山书屋法治文化示范点和法尔胜泓昇集团法务部实地考察后指出:江阴市委市政府一贯注重运用现代科技加强公共服务的先进理念和为民思想,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手段扎实,敢创敢试,绩效显著,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开展“四大行动”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最近一段时间,在江阴的民工集中集聚地、纠纷多发易发行业领域,以化解劳资纠纷、保障民工工资为重点的“法润暨阳 情系民工”专项行动普遍开展,有效保障了广大民工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据悉,这只是该市全面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四大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自去年11月以来,江阴市司法局以“润心、安心、贴心、暖心”为宗旨,积极整合司法行政干警、法律服务人员、社会组织等三支队伍力量,聚焦年末岁首民工讨薪纠纷多发频发的实际、以化解劳资纠纷、保障民工工资为重点,主动开展送法进民工集聚地、劳资纠纷高发行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开发区(园区)等地,启动“法润暨阳 情系民工”专项行动,将法律服务送到广大民工的身边。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及时掌握民工劳动报酬及劳务费支付动态和法律援助需求,落实“缓、减、免”相关法律服务费用等措施,让广大民工真正享受到“法治红利”。去年该市成功为民工讨薪及要求工伤赔偿1680余万元。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开展“法企同行”护航行动、法律服务全覆盖行动、社会力量大协作行动,使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成为群众身边“呼得应、用得上”的好帮手。

江阴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芳告诉记者: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既是近年来江阴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落地有声的重大成果,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铿锵足音。下一步将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法律服务要求,率先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目标,建设具有“江阴特色”的全覆盖、全天候、多选择、标准化、高效能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郑弋 居永久)

来源:1月15日《江苏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