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法治创建
    民主法治创建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主法治创建
    江苏省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标准
    发布时间:2014-09-17 浏览次数:
     
     

    一、组织建设有力

    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健全,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村、居党组织能有效领导和支持村、居民依法参与事务管理,监督村务、社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基层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带头执行民主管理制度。

    村、居自治组织健全,村、居委会及下属委员会、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工作制度健全,工作规范并有记录和档案。村、居委会能自觉接受党组织领导及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的工作指导,依法开展工作,有效发挥作用。

    村“两委”班子团结协调,廉洁自律,奋发有为,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推动发展、共同致富的能力。

    二、民主建设规范

    民主选举依法进行。村、居委会及其下属组织和村、居民小组及所有需要民主选举产生的群众性组织,产生程序合法,无非法剥夺村、居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为,无暴力、威胁、贿选、欺骗、伪造选票等严重破坏选举的行为。农村无任何组织或个人指定、委派、撤换或变相撤换村委会成员的行为,无违法罢免村委会成员的现象。

    民主决策科学规范。有完善的村、居民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村、居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无侵犯民主权利行为的发生。落实“一事一议”制度,凡涉及全体村、居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均由村、居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村、居民委员会依法办事,所作决定不与法律法规相抵触。

    民主管理扎实有序。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居)规民约为基础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健全,符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并得到严格执行。村、居干部实行依法管理,能组织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公共事务。村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会议,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村、居委会公章、财务、用人用工等管理有序,台账资料完整,并有专人保管。

    民主监督切实有效。设立意见箱并建有固定的室外公示栏。村、居委干部依法接受群众监督,全面实行村、居委会向村、居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村务、社务公开制度健全并得到落实,村当月财务情况于下月5日前公布,其他村、社区重大事务,应在议定或落实后两日内详实公示,群众有疑问的,村、居委会应在10日内给予解释和答复。建立村、社区民主监督小组、村(社)务公开监督小组,确保广大村、居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落实,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村有规范的集体审批程序,村级财务定期审计,群众对财政情况清楚、满意。每年对村“两委”成员至少进行一次民主评议,无被评为不合格的村“两委”成员,无村民委员会成员被依法罢免,无党组织成员受党纪处分。

    三、法治建设扎实

    组织法制宣传。认真落实普法规划,做到年度有学法教育计划,“两委”有学法记录。农村要做到村有法制宣传组,村民小组有法制宣传员,户有“法律明白人”。村、社区要建有法制学校、法制宣传栏、法制图书角(室)。每季度举办法制讲座(或授课及其他普法活动)要不少于1次,固定法制宣传栏(橱窗)的内容更新每年不少于12次。法制类图书不少于20个种类、100册以上,法制类报刊、杂志2种以上。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村、社区要建有固定的法治文化阵地,定期开展特色突出、契合社情民意的法治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

    推动依法治理。村、居民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能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正确寻求处理涉法问题的途径。调解组织健全并充分发挥作用,建有规范的调解室,调解登记完整,民间纠纷受理率达100%,成功率达90%以上。基层不稳定因素能及时消除,两年内无群众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发生,无因民间纠纷引起的非正常死亡和群体性事件。

    开展平安创建。各村、社区治安组织和治保网络健全,职责明确,工作落实。建立巡逻联防制度,建有规范的警务室,有条件的村、社区应建电子监控警务室。有规范完整的违法犯罪情况和社区矫正情况登记,帮教安置工作到位,无矫正对象违犯监管规定被收监和再犯罪情况发生。辖区治安良好,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对暂住人口管理有效,创建平安村、平安社区成效显著,两年内无常住人员重大刑事犯罪。

    四、社会和谐发展

    经济不断发展。村有明确的村内近期、中期、长远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年度工作计划按时完成。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收入增长。村内集体投资项目公开招投标,公平竞争,民主决定,集体资产能有效保值增值。建立各种适合村民群众需要的农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激励和调动有不同优势的村民发展经济,帮助困难村民共同致富。

    公益水平提高。村、社区面貌绿化、美化、净化。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发展好,优抚安置、养老扶幼、扶贫助困、最低生活保障等得到落实,无失学儿童,无老人、幼儿和残疾人被遗弃。合作医疗制度健全,有应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各种疾病发生。村、居民有学习、活动场所,经常举办群众性娱乐活动。

    民风文明和谐。村、居民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互相帮助,讲究科学,反对迷信,文明办理婚丧喜事,素质不断提高。社会风气良好,无封建迷信活动,无赌博、吸毒等现象,常住人口两年内无违反计划生育情况。